在1947年夏季攻势告一段落之后,6纵18师的师长王兆相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他请求调离战斗岗位,宁愿前往后方从事工作,也不要继续留在前线。这在许多指挥官中是相当罕见的,毕竟大多数人都渴望尽快回到战斗中,带领士兵们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之中。然而,王兆相却有他独特的理由,他感到当前纵队的领导存在偏袒现象,深感不公。他认为,18师在激烈的较量中表现得并不差,尽管与16师和17师相比在猛攻和攻坚能力方面有所不足,但在实际的战斗中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在四平攻坚战役中,18师遭遇了不少委屈配资平台哪个比较好,作为师长的他心中感到无比气愤。
王兆相为人执拗,对自己的看法坚定不移,最终无论谁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他最终离开了18师,调任至军分区担任司令职务。值得一提的是,在18师的工作期间,他的搭档是陈德,两人同为渤海军区的老干部。陈德曾担任过第一分区的政委,而王兆相则在四分区担任过司令,彼此之间早已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与合作关系。抗战结束后,他们所在的分区重新组建为独立旅,王兆相被任命为旅长,陈德则是政委。在挺进东北后,部队的番号被改为6纵18师,继续他们的革命事业。
展开剩余56%四平攻坚战结束后,18师被上级指责没有完成应有的任务,而在兵力补充的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资源支持,实际上,他们在战役中表现得非常出色,这一点也有来自其他兄弟部队的证明。然而,尽管师长王兆相对此感到愤怒,政委陈德的情绪处理得相对得体,虽有不满,却不至于发作。就在王兆相离开18师不久,纵队的参谋长阎捷三接替了师长职务,随后陈德也被调离,前往王兆相所在的军分区任职,而副政委孙正则接任了他的位置。
到了1948年,根据上级的指示,部队需要组建二线兵团,许多军分区的主力部队被改编为独立师。王兆相被任命为独立13师的师长,陈德则担任政委,两位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再次走到了一起。此时,他们带领部队一起参与围困长春的战役,之后又共同努力解放沈阳,为革命事业贡献了力量。
在辽沈战役结束后,部队被重新编制为162师,并划归12纵参与入关作战。王兆相则留任于警卫师长的职务,而政委陈德则带领部队前往入关。尽管王兆相多次请求回归原部队配资平台哪个比较好,但最终在1949年2月他成功地重返162师,并参与解放安乡的战斗。后来,陈德调任145师担任政委,解放后的职务还包括海南军区副政委、广东省军区及山东省军区政委等重要岗位,继续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建设国家贡献力量。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