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炒股网站券商 淋巴瘤“信号”被忽视,如何实现高质量治愈?

发布日期:2025-05-18 22:21    点击次数:107

配资炒股网站券商 淋巴瘤“信号”被忽视,如何实现高质量治愈?

4月24日,为积极响应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科学防癌,健康生活”的主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内科在住院部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全程管理,全息发力”的患者教育活动配资炒股网站券商,就血液疾病的防治以及术后康复等话题,与血液疾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深入的现场交流。

在血液类恶性疾病中,淋巴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其中,临床上又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最为常见,40~50%的淋巴瘤都属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且该病属于侵袭性疾病,疾病进展较快,一旦确诊,会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伤害。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科主任李玉华教授与血液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现场交流。

罹患淋巴瘤有哪些征兆?如何早发现早治疗?又有哪些治疗方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科主任李玉华教授现场接受南方+记者专访,分享了对全程管理淋巴瘤的看法。

被忽视的淋巴瘤“信号”

目前在我国,淋巴瘤的发病情况为:10万人中有4-5人发病,且发病率存在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60岁以上为好发年龄,且存在年轻化的趋势。60%左右的患者可以通过一线治疗达到痊愈,而40%左右则可能复发。

医学上对于淋巴瘤的发病原因暂未得出明确的结论,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以及家族遗传史等都可能与之有关。

李玉华教授表示,容易被患者忽视,或者被当作感冒治疗、一拖再拖,是淋巴瘤最容易被“拖成大病”的原因。

“淋巴瘤是千变万化的,它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是最容易被误诊的一种疾病。”李玉华教授介绍,不同部位的淋巴瘤会引发患者不同的感受。

比如:淋巴瘤发生在神经中枢,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患者会误以为自己是单纯的头晕或者营养不良;发生在颈部,表现为压迫气管,喘气都困难,还有患者可能食道压迫,吃不下东西;发生在纵膈,就会压迫到心脏;发生在胃里,就会呕血;发生在肠道里,会出现便血;而发生在骨头里,表现为身体骨头疼痛,走路都痛。

不过,淋巴瘤的发生还是存在一些共性的表现。

“如果发现身上长了肿块,并且伴随持续发烧、体重减轻、虚弱无力、夜间盗汗,甚至贫血的情况,还是要去相关的专科排除一下。”李玉华教授指出,一旦出现上述征兆,就很可能是淋巴瘤释放的“信号”,需要及时就医检查,“我们希望人们能够早早了解这一疾病,每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是你自己,只有你自己就医了,医生才能帮助你。”

另外,如果体检报告的验血结果中出现了LDH(乳酸脱氢酶)、铁蛋白等指标升高的情况,李玉华教授提示,这可能意味着淋巴瘤的发生。

全程管理,实现高质量治愈

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李玉华教授认为,对于淋巴瘤的治疗来说,全程管理十分重要。

“肿瘤的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规范化很重要。”李玉华教授说,“有些患者发现得比较晚,来的时候已经很危重了,我们就要及时给患者做病理活检,评估低、中、高危,并给出治疗方案。”

“在治疗后,还要做好后续的监测、随访,因为患者可能会出现其他问题,能不能及时发现复发,复发后能不能早期治疗等等,这些都很关键。”李玉华教授表示,全过程的疾病管理,是希望能让患者实现高质量的治愈。

李玉华教授介绍,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CAR-T细胞治疗,为患者的高质量治愈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

T细胞是人体白细胞的一种,在体内发挥免疫功能,就像人体内的“战士”,能够抵御和消灭感染、肿瘤、外来异物等。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技术人员为T细胞装上定位导航装饰CAR(嵌合抗原受体),就能把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CAR-T细胞。

“可以理解为给T细胞装上了一个GPS导航,这样就能更精准地找到体内的肿瘤细胞,精准、高效地杀灭肿瘤。”李玉华教授比喻道。

李玉华教授介绍,CAR-T细胞用在1.5线,其有效率接近90%,长期生存率超过85%;用在二线,有60%左右的患者可以达到治愈;用在三线,有40%多的患者可以达到五年的临床治愈。

和其他抗癌药物一样,CAR-T细胞治疗同样存在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发烧、血压低、多器官功能障碍,还可能出现一些精神上的改变,如嗜睡、躁狂、谵妄、抽搐、癫痫发作等等,不过目前临床上这些副作用的发生率极低,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完全控制,只有极少数会出现死亡。

“CAR-T细胞治疗是目前最新也是最有效的一种突破性肿瘤治疗技术,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新疗法的加持,能让患者获得高质量的治愈。”李玉华教授表示。

南方+记者 梅子仪配资炒股网站券商



 




Powered by 股票杠杆公司_股票杠杆比率_股市杠杆利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